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听取意见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学校民盟、民进支部成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教育和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在今后的履职过程中,紧紧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勤调研、建真言,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史李梅 民盟山东工商学院支部主委、莱山区政协委员
作为学校民盟支部主委,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后,我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高校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民盟成员在教育领域有独特优势,今后我将带领支部成员,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学校与企业、地方的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机制。同时,发挥民盟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刘重阳 民盟山东工商学院支部副主委
通过学习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我深切体会到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因库、人才培育的孵化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唯有筑牢教育根基,方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与人才梯队建设的良性循环。基础教育应构建科学素养培育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植入科创启蒙课程,通过趣味实验、课题探究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热情。
高等教育需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与基础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新型实验室和产业学院,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职业教育更要深化产教融合,围绕芯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定制课程体系,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建议构建"普惠+拔尖"的双轨培养机制,既保障偏远地区科学教育资源供给,又为天赋少年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强化实践创新能力考核。只有让教育真正成为科技发展的推进器,才能为民族复兴锻造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葛喜艳 民盟山东工商学院支部盟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的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的部署要求,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为推动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贡献一份力量。一是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支撑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途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认真钻研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按照新文科、数智化发展等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四是关注教育公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李冬梅 民进山东工商学院支部主委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民进山商支部引发热烈反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应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老师们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贡献力量。同时,也将加强与统战平台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高校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编辑:尹飞燕 审核:张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