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

马廷礼:治理伊斯兰教领域突出问题 关键在“导”

2019-11-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我们在推进伊斯兰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中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导”的战略思想,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根本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治理工作提供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根本遵循。在开展治理中,坚持始终把“导”的要求贯穿各方面各环节,探索固本而导、因律而导、依法而导、融和而导、持续而导的实践路径,把加强思想引导和坚决整改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寓争取人心于治理工作全过程,既进一步巩固已有治理成果,又为后续深化治理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一是坚持固本而导,着力增进政治认同。我们始终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维护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看待和推进治理。在教职人员中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做合格教职人员的“三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四进”清真寺活动,不断提高宗教界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编印《宗教工作学习手册》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60问》,开展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百场万人”下基层大宣讲140多场、覆盖3万多人;加强同宗教界人士的交流沟通,举办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寺管会主任培训班,着力把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把各方面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上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和广泛宣讲,真正让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衷心爱戴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军队统帅和人民领袖,热爱伟大祖国,维护民族团结,认同中华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巩固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坚持因律而导,着力在解疑释惑上下功夫。我们始终把握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推进治理。注重发挥宗教团体桥梁纽带作用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指导伊斯兰教界正确解经,从教规教义上解疑释惑、正本清源,重点讲好维护团结和谐、助力脱贫攻坚、倡导尊师重教、反对攀比奢华等“卧尔兹”,不断消解对伊斯兰教领域突出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做法;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伊斯兰教界对宗教思想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从教义教规上向广大信众讲清楚相互攀比、夸耀地修建清真寺,不顾条件盲目朝觐、负债朝觐、重复朝觐等,都不是穆斯林的修行。纠正他们在宗教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从而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自觉响应和支持对突出问题的治理。

三是坚持依法而导,着力增强法治观念。我们始终把法治作为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认真学习实施国务院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和政策工具箱。修订完成《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印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伊斯兰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治理伊斯兰教领域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和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审批管理办法等。按照“坚决杜绝新生的,分类治理现有的,建立完善长效的”原则,推进联合执法、综合执法,依照法规政策开展治理工作,坚决遏制纠正在建筑、服饰、宗教礼仪、经学思想阐释、阿语使用和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错误,提供20套中式风格清真寺建筑参考样式。以“思想不轻视、方向不走偏、方法不生硬、工作不放松”思路持续推进“清真”概念泛化问题治理,治理社会组织冠名、滥用“清真”标识、发展所谓“清真产业”等“清真”概念泛化问题。细化朝觐资格审核管理,进一步明确问题界限、政策尺度和言行规范,解决标准不一、界定模糊等问题。依法治理是最有底气、最富成效、最少后患的法治实践,也是最鲜活生动、最有说服力、最深入人心的法治教育,从而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树立遵守法律法规就是对自己合法权益最大保护的理念。

四是坚持融和而导,着力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我们始终把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作为重要抓手,在保持宗教关系总体和谐中推进治理。以处理好政教关系为核心,明确宗教同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界限,“各守其道、各安其分”。坚决守住宗教不得干预世俗生活和国家职能的底线,深入开展减轻信众负担行动,严禁教职人员给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证婚。推动伊斯兰教同其他宗教、不同教派门宦、穆斯林同其他群体的交流对话,支持引导逐步淡化教派门宦观念,倡导和谐共融的教派关系,维护全省伊斯兰教现有格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境外渗透和极端观点传播,严厉打击“达洼”非法宣教活动,促进宗教健康发展。坚持政策原则、讲究策略方法,避免简单化、一刀切,避免在解决问题中产生新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社会整合能力强的政治优势,促进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保持了大局稳定、社会和谐。

五是坚持持续而导,着力打牢宗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我们始终把宗教中国化作为道路方向,在经常化、精细化、精准化“导”中推进治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用现代文明影响,注重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宗教工作部门引导、伊协组织主导、宗教界代表人士为主体的“解经”“讲经”工作机制,不断深化群众工作,寓教育引导于信教群众日常生活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宗教的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宗教工作中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不断产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在治理工作中探索建立“导”的长效机制,在“导”中不断破解治理的思想认识藩篱和深层次矛盾,从而引导中国伊斯兰教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力量。

伊斯兰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导”的要求,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宗教界协同、法治保障的综合治理体系,既旗帜鲜明、坚决有力治理违法违规问题,又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明导向的事,牢牢掌握宗教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

作者为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本文刊《中国宗教》2019年第05期

上一条:【聚焦】各全国性宗教团体齐发声:讲好中国宗教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下一条:学校举办宗教政策法规辅导报告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