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团体

【“五一口号”感悟】侨联李传桐:继承和发扬”赶考”精神,向历史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2018-05-16 

20185月,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我有幸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西柏坡,一个普通的北方村落,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但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委员会在19475月选定这个地方,19485月中旬,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到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和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在这里,党中央和毛主席指挥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举行了中共第七届二次全会和伟大的历史意义的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从那时起,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一位著名的传记作家,在他创作的关于西柏坡的纪实文学作品中这样定位西柏坡。而另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朱穆之则用一句“中国的命运定于此村”来赞美西柏坡的伟大历史贡献。

在西柏坡,中国革命即将胜利。执政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议程中。中国共产党会成为李自成吗?我们能否避免重复“其亡也亡”的历史错误?我们能经受胜利和执政的考验?这与革命成果能否巩固和社会主亡义目标能否实现有关。中国的建设之路能走下去吗?在解决这一重要问题上,毛泽东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对中央委员会提出了警告:“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在他看来“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坚信:“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发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所有这些,蕴含了对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为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葆革命者本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特别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长远,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设计,率先在战略布局的总体设计中带头推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紧密结合。党的作风建设和党的建设,着眼于党的作风的整顿,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活呈现出新的氛围,赢得了党的心胸,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他指出:“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做李自成’的深刻警告,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要去北京“赶考”。在过去的60年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致富,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和复杂。应该说,党的“赶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党的“赶考”还远远没有结束,这反映了新中央领导集体的风险意识和意识。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考验和新形势下的外部环境考验,我们面临着精神涣散、能力缺失、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总之,它也面临着实现“四个整体”战略布局的考验。习近平同志说:“我们面临着如此严峻复杂的斗争和考验,”“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底线思维。“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

对于我们党的事业,“考试”最后还没有结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实现“二个一百年”的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处于征途中,考试仍在继续。我们面临的“试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篇章,而“考官”仍然是人民。

我们要时刻牢记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同志的“赶考”的教诲,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信理想信念,解决精神上的缺“钙”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实现“三严三实”。这样,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检查我们的考试和我们党所经受的各种考验,交出一份历史和人民的满意的答卷。

     

上一条:【“五一口号”感悟】民盟盟员周树江:继承“五一口号”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下一条:“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多党合作在山东”新闻发布会召开

关闭